黑赭石清前期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種色料產(chǎn)于江西地區(q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識》記載:“窯器之青,乃石土所畫也,廬陵、安福、新建出黑赭石,磨水以畫磁坯,初畫無色,入窯燒之,則成天藍(lán)。
”《陶說》與《景德鎮(zhèn)陶錄》多因此說。
黑赭石清朱琰《陶說》載:“黑赭石,出廬陵新建,一日無名子,用以繪畫瓷器。
”“黑赭石磨水畫坯上,初五色,燒之便成天藍(lán),呼之為畫燒青。
”這里是指廬陵(今江西吉安市境)、新建(今南昌市境新建縣)等地出產(chǎn)的富褐鐵礦(卜fq03·h20,栗褐色)的低品位鈷礦石或錳土(wad,不純硬錳礦,深棕至黑色)的泛稱錳土在惰性氣體內(nèi)加熱至1000℃后生成之mno,于硅酸鹽熔體中又多呈現(xiàn)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