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王鎮(zhèn)宅一只大紅公雞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狀,是中國吉祥圖案中歷史最悠久的作品之一關(guān)于它的來歷,晉人王嘉所撰《拾遺記》內(nèi)有文字記載:堯帝在位時,政通人和,風(fēng)俗淳厚但常有惡虎下山,妖魅出林,肆虐為害,百姓視為莫大禍患。
后來禾氏支國獻來一種“重明鳥”,別稱“雙睛”。
形狀和普通的公雞一樣,但啼叫時聲如鳳鳴,并以瓊膏為食。
它疾惡如仇,能奮翮翻飛,激喙揚爪,專門搏逐猛獸妖魅,使它們不敢造孽有人說這種鳥就是雞中之王,便仿其形狀,刻制木雞,置于門戶或屋頂上,居然也能起到嚇退魑魅丑類的作用雞能辟邪,也能致吉,舊時民間婚俗迎娶時,男女雙方都分別備大公雞和肥母雞一只,稱作“吉人”,意為祝福新郎新娘吉祥如意,語源上亦以“雞”諧“吉”,一直到現(xiàn)代亦有畫雄雞立于巖石之上并命名為“大吉圖”的作為鎮(zhèn)宅之用的公雞所以要立在一塊石頭上,也是循此方式,以“石”諧“室”,即為宅室迎祥的意思因此,在民俗語言中,《雞王鎮(zhèn)宅》的圖案,又別稱《室上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