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原藝術(shù)瓷廠彩繪??茖W(xué)校幾位校友商討出版粉彩作品畫冊,筆者應(yīng)邀參加當談到人名和作品排列時,有的提出依照慣例按大師高級中級次序排有的提出在大師之后分人物、山水、花鳥、圖案排大家意見不一,而較早獲得江西省工藝美術(shù)大師稱號的曹木林則主張按出生月先后排他說院我們都是同學(xué),同時在一起學(xué)藝不容易,齡大的是師兄、師姐,他們排在前面合情合理他還熱心為校友集會,搞活動,出點子,花力氣,作奉獻筆者認為,曹木林這樣“低調(diào)”,難能可貴值得贊揚,值得學(xué)習(xí)。
在陶瓷藝術(shù)人員中,有些人不是低調(diào),也不是中調(diào),而是高調(diào)。
表現(xiàn)在院一是到處炫耀自己,炒作過頭,甚至把原來教他的老師換成某老一輩名家大師,以提高自己的身價;二是斤斤計較名利,出書排名要在前頭,筆會講課索要高額的出場費,以顯示身價不凡;三是獲得大師稱號之后飄飄然起來,尾巴翹得老高,倚仗大師的名氣說話粗聲大氣,與老同學(xué)、老同事疏遠,目中無人等等這種熱衷于高調(diào)的人,其中有的本來就沒有過硬的本領(lǐng),靠吹、靠拍、靠投機取巧,或者靠走捷徑、僥幸的機遇得來的名。
如果他們再不警醒,躺在榮譽稱號或高級職稱上固步自封,不求上進,久而久之,必將“江郎才盡”,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人物名越是寶貴,越不可虛顯,越應(yīng)該追求實大于名,或名實相符,萬萬不可名侈于實我們熟悉的王錫良大師,名聲雖大,他卻非常注意,待人處事十分“低調(diào)”,從來不擺老一輩大師的架子。
當人們稱他為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shù)的“泰斗”,贊他的畫藝精湛時,他總是謙虛地說院“謬獎,謬獎畫面各有各個味道,作品風(fēng)格也會與時俱進的。
”對于同行,不論老一輩還是中青中的優(yōu)秀者,他都頗多贊語王錫良大師這種高尚的情操、豁達的胸懷,益于言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