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亦作‘盞’、‘缽’盛貯器新石器時代裴李崗、磁山、仰韶、大溪、河姆渡、馬家浜、紅山、甘肅仰韶等文化遺址均有出土,多見泥質陶制斂口、深腹或淺腹,平底、圃底、假圈’足,有的附三足其中圃底缽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
夏至商代有白陶制品,商至漢代除泥質陶外,尚有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及瓷制品陜西西安唐代段伯陽墓出土的白釉貼花缽極為精美。
明代宣德間景德鎮(zhèn)窯燒制的瓷缽,斂圓口,弧形深壁,底有二種,一為細砂平底,一為無釉淺圈足環(huán)底有白釉、青金藍釉和青花器,器壁飾有暗刻云龍。
青花器外壁繪有云龍、纏枝蓮等清代有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