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當我看過陳輕舟先生的陶瓷作品后,莫名就有了此種聯(lián)想陳先生.文革.前科班出身,由版畫而國畫,涉獵面廣、畫路寬,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精,尤其擅長寫意花鳥他的畫作鮮明帶有北國鄉(xiāng)土氣息,在漫長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粗獷、渾厚、遒勁、大氣之風格可以說,以其近來在國畫界之建樹,已然是畫作等身,碩果累累,名噪于北國而遠播于天下他是一名職業(yè)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在花甲之離開故土齊齊哈爾,千里迢迢來到瓷都景德鎮(zhèn)學習陶瓷藝術,其精神在我看來,和齊白石衰變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對自己藝術道路的一種挑戰(zhàn)他將自己在國畫上的種種榮譽輕輕放下,那些使他名揚畫界的代表作》夢》、》杲日融融》、》春雨》、》霜天》等,也被他塵封在歷史的記憶中他要一身輕松地開始新的追求,正如他所說的,藝術貴在否定自我,否定過去,否定一切固有的舊模式、舊程式他喜歡畢加索的一句名言:整個世界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期待著我們去創(chuàng)造,而不是去反復不重復自我需要足夠的見識,否定自我需要足夠的膽識否定的意義不是虛無而在于開始新的追求對陳先生來說,假若當選擇的不是景德鎮(zhèn),也會去其他地方,他要的是超越自己、擴大視、體察鮮活、刺激靈感如果將猿聲和山影比作固有的模式或名利羈絆,那么,放下這一切之后,陳先生的藝術之舟,輕如無物,彈指間已飛越水急灘險,馳入一個嶄新而開闊的藝術境界的初冬,在仲安陶瓷畫廊,我有幸可以悠閑地、靜靜地欣賞陳先生近來創(chuàng)作的一批陶瓷作品.和為貴.、.鶴舞朝陽.、.喜事連連.、.喜從天降.、.清白.,我不知道這些青花潑彩作品能否代表他的風格,至少在我看來,每一件作品都能給我視覺上的沖擊,畫面和立意頗耐人尋味,值得用心去揣摩他用青花潑彩創(chuàng)作的作品大獲成功,青花料在看似隨意的潑灑中,頃刻渲染出濃郁的氛圍,創(chuàng)造出夢幻般的意境田田寬厚的荷《,姿態(tài)優(yōu)美的丹頂鶴,水中游弋的鱖魚,風中擺動的蘆葦,就在一潑一灑中,隨影賦形,維妙維肖,令人稱奇難能可貴的是,用潑彩創(chuàng)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孤品,別說他人難以仿冒,即便是陳先生本人,也無法重復一個畫家的作品,無可避免地帶有自身的密碼和信息。
陳先生在版畫和水墨畫上有極高的造詣,因此有意無意之間,他的作品將陶瓷語言與版畫、水墨畫的語言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的個性更加鮮明他的國畫作品》水面風波魚自知》,簡單得只是點、線、面,黑、白、灰看似點,卻似魚;看似線,卻似微風吹過,漾起的一層層水紋,最終營造出動感極強的一個畫面還有水墨畫中經常運用的大面積暈染手法、版畫中黑白對比強烈的手法,這些都在陳先生的陶瓷作品》十八鶴圖》(與潘凱聲大師合作)、》鶴舞朝陽》、》和為貴》中有恰到好處的運用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和藝術造詣,應該具備創(chuàng)造的秉賦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這些都深深融入了陳先生的血脈當中所以他才能在創(chuàng)作中做到不隨波逐浪,不迎合時尚,不炫耀和拘泥技法;才能虛心向學,不知疲倦每天堅持臨池創(chuàng)作,不懼失敗大膽嘗試;才能在探求中不斷否定自我、尋求突破,常畫常新愿及古稀的陳輕舟先生永葆藝術之樹常青,在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上收獲更多的成功陳輕舟,生,遼寧省新民縣人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學院美術系版畫專業(yè),現(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研究院藝委會委員、黑龍江中國畫研究會理事、黑龍江花鳥畫研究會理事、臺灣中華藝術學會資深顧問、日本宇都宮市國際友好市民、中國北方國畫院院長其作品融詩、書、畫、印于一爐,以寫意花鳥見長,兼工人物、山水。
主張承傳統(tǒng)、重生活、求意境、勇創(chuàng)新,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鮮明的北方特色水墨畫《春雨》《霜天》《幽》《沐雪》等作品分別在全國第三、五、六、七、九屆花鳥畫邀請展中入選,并在大型畫集中發(fā)表:《夢》在《全國匯宇杯書畫大賽》中榮獲特等獎:《沐雪》被李可染舊居陳列館收藏:《霜天》的復制品被香港石景宜先生收藏:《溪水情》的復制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杲日融融》在全國獲獎藝術家作品博覽會上榮獲藝術金獎,并被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