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于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于"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jù)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亮為惑敵,乃于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
后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
用途為供器。
龍泉窯燒造數(shù)量最多,明、清景德鎮(zhèn)也有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