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江南可采蓮”粉彩·李磊穎(陶瓷院校美術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我最初以收藏中國書畫為主,后來感覺到收藏中國書畫的人很多,有很多大收藏家更是有系列地、系統(tǒng)地收我覺得在書畫收藏方面不太會有太大建樹,最多也只能做到“人有我有”而已通過對秦國、王莽時期的歷史比較,及對遺留下來的文物的研究,我體會到秦人的作風是不斷向前、勇敢、開拓、創(chuàng)新,加之對秦文篆刻的興趣,使我將秦時期的有銘文、文記的青銅器作為自己的收藏目標在收藏璽印方面,我覺得除了可以研究古文字以外,還可以對中國姓氏等進行開拓性研究。
收藏前應當確定自己的收藏方向,最好是從收藏的投資性和研究性方面結合發(fā)展第一個可以保管,第二也可以研究、充實我們自身的學問除了收藏文物以外,我不僅將一些藏品收購回來保藏,更多的是白天做完事晚上12點就開始觀察自己拍的作品,去研究怎么發(fā)掘這個作品的價值,由此,我也出了好幾本書,并且請了很多專家一起交流討論。
其實,收藏除了探究歷史奧秘、陶冶性情之外,還可以啟發(fā)收藏文化的智慧,也可以說是我們減壓的方式我們白天埋首工作,晚上能夠看到一件自己喜歡的藏品,可能這是你一天中最放松、最舒服、感受最好的時間段所以我們收藏的理念除了陶冶性情、學術研究之外也是一個減壓的方式現(xiàn)在專家太多,我們要真正專家的書,其實最重要就是聽取收藏家收藏的經驗,還有行家的經驗是最好、最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