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金秋,全國第四屆花鳥展在貴陽舉辦,群賢畢至、新人輩出畫展組委會邀請了全國一些資深的花鳥畫家和獲獎的畫家代表參加這次活動,徐兵的中國畫《盛夏圖》獲銅獎,她是這次獲獎的國家代表來參加活動的人有先后,徐兵和我們幾個最先到的被組委會安排在外面飯店一道吃了幾次飯。
大概是先入為主在后來的活動時間里仿佛是熟人,接觸也多一點徐兵的生活是在東北吉林,卻很向往南方多姿的景色她告訴我常為北方所能看見的山花品種太少而苦惱,在短暫的花期里常為寫生奔波忙碌。
她羨慕南方花草樹木,早期臨摹大量魯風、王晉元的作品魯風,是對我影響和幫助最大的恩師這次和她一起拜見了恩師和師母后她很開心地說她第一次看見魯風本人其實,早我也有過這樣仰慕魯風老師的心情和經(jīng)歷,從這點上來說我們也算是同門了畫展開幕看見她的獲獎作品使我一驚,六尺整紙巨幅荷花在畫展里那么搶眼,和全國一些著名畫家放在一起毫不遜色(獲獎的作品和評委作品都掛在畫展的正中大廳)畫中國畫的都知道寫意花鳥畫比較適合表現(xiàn)的是冊頁、條屏或小品之類,大畫是很難畫得精彩的而這樣精彩的作品出自一個輕文弱的女人之手更是不易!我多沒有參見花鳥畫活動,這里相聚的有久違的老師和朋友,還有早聞大名未見其人的新朋友盛會相逢更多的是交流,徐兵的畫當然是有著老師和朋友們的許多的褒獎隨后我也看了一些她帶來的作品,應(yīng)該說對她的畫有了基本的認識在她眾多的作品中我很喜愛她的荷花系列蓮花在中國文化中是高潔的化身,佛教中是凈土的象征在徐兵的畫中體現(xiàn)的是一種大美它給人神清氣爽、坦蕩和舒展,一種和諧共生,一種安寧祥和的境界,讀后心靈仿佛也得到了凈化或許她多多少少的受了西畫的影響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xiàn),她用冷暖色調(diào)的對比去處理畫面,同時又以中國畫枯澀濃重的線條表現(xiàn)景物的形體與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用淡墨的層次渲染推移,在荷的花上施以薄粉花蕊卻用重重的紅,從而產(chǎn)生錯落有致的空間感和透視感。
應(yīng)該說她的畫大氣而不怪誕,艷麗而不低俗。
宋人葉適有“怪偉伏平易中,趣味在言語外”的詩句,這說明得之于行跡外的“美”并不難,而于平凡樸素外貌深處的那種含蓄、雋永、悠遠的意趣之美卻卻并不容易的和她交談中知道她對佛教有很深認識,對眼下社會的許多現(xiàn)象、事物有著和她齡很不相稱理解安徽湯池的一個弟子規(guī)學(xué)校給她恪守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心很大鼓舞她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畫好自己的畫,在平靜的日子里追逐美,創(chuàng)造美是她最大的樂趣和奢侈,我想這也是絕大多畫畫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能真的靜下心來或凈下心去畫畫的人是不多和不易的,名和利時時刻刻在左右我們的心跡求學(xué)的成本、外出寫生的費用、畫畫與生存的問題都無時不在地困擾這許多職業(yè)畫家這也是在現(xiàn)在作品里我們很難體會到先人作品里那種靜、那種閑和不食人間煙火之氣息的原因古人云:“岸芷汀蘭,郁郁青春”蓮花婷婷、荷葉田田,靜謐、恬淡盡洗浮塵、超然外物我想這應(yīng)該是她清心淡雅的襟懷和內(nèi)心純潔、散淡、平和的寫照讀徐兵的中國畫,我們能明顯地感覺到她善于用“筆”和用“墨”的特點一副好的中國畫要素很多,但基本的一條就是筆墨一萬個人有一萬種筆性,傳統(tǒng)中國畫要求畫家的自由隨意,但看似輕松的線條在畫面上飛舞卻表達了畫家的品德高尚、修養(yǎng)豐厚和悟性優(yōu)劣。
好的筆墨它是天分高而又練習勤奮和反復(fù)實踐、錘煉,最后沉淀下來的特性清代王原祁說:“神與心,心與氣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絕無求工求意之意,而工處奇處蜚然與筆墨之外”徐兵的畫對線條的把握以及水墨的控制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這對她以后能把畫畫得更好是非常有利的現(xiàn)在徐兵和我都在景德鎮(zhèn)畫瓷,她囑咐我為她寫上幾句,我非常忐忑不安因為相識時間不久,對她的作品亦僅停留在欣賞和喜愛的層面上,怕我言不達意的話說不出較深的評價當然,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畫家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功課要去做我期望她在中國畫上奮斗的路更光明,更坦蕩!辛卯初夏之貴于香樟花園。
陶瓷藝術(shù)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陶瓷藝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