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墩簡介:唐代以前人們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為垂足而坐,家具也隨之變?yōu)楦咝?,繡墩作為垂足而坐的一種家具形式也由此而產(chǎn)生了繡墩,又稱坐墩,它是中國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個性的坐具,因其有鼓形,又稱“鼓墩”墩與凳同義繡墩的歷史非常悠久,據(jù)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介紹:“腰鼓形坐墩,是戰(zhàn)國以來婦女為熏香取暖專用的坐具。
”到了唐代,受佛教蓮臺影響,唐代婦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稱為“基臺”或“荃蹄”這些坐具在宮廷中使用,上覆蓋繡帕一塊,故又稱“繡墩”。
經(jīng)宋代的沿襲,至明清,繡墩已成為一種坐具。
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僅靈秀,而且富麗明清兩代的繡墩,不僅在室內(nèi)使用,也常在庭園、室外陳設(shè)在制作材質(zhì)上有木、竹、藤、雕漆、瓷等。
繡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藝術(shù)上更是千姿百態(tài),座面的式樣除圓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橢圓形等繡墩又有開光和不開光之區(qū)分,開光有五開光、六開光不少繡墩上下兩頭各做出弦紋一道,雕擊鼓釘,既簡樸又美觀墩圈雕花精致,或海棠,或竹節(jié),或藤蔓,栩栩如生,極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
墩面的裝飾也很講究,除板外,還有鑲嵌彩石影木,大理石、藤等繡墩的制作木材非常講究,常用紫檀、花梨、紅木等另外,明清兩代瓷墩的使用極為普通,有德化、醴陵、景德鎮(zhèn)等地的產(chǎn)品繡墩示例:青花纏枝蓮花卉紋繡墩就是當時比較常見的一種生活用瓷器。
纏枝蓮花卉紋是青花瓷器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裝飾紋飾,無論是寫意還是變形的畫工都嚴整細膩,紋飾清晰,排列整齊,具有圖案畫的效果由于青花花色清新典雅,所以用它裝飾出來的瓷器,成為了當時人們?nèi)粘I睢㈥愒O(shè)觀賞以及文房的主要用品
藝術(shù)信息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藝術(sh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