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完整意義上的仿古瓷,即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它由兩個步驟構(gòu)成的,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做舊,二者缺一不可仿制主要包括紋飾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舊則是指采取各種技術(shù)手段以制造器物的歲月痕跡。
景德鎮(zhèn)仿制古瓷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于其豐富的地下資源,歷代的瓷器遺存(不論完整與否)數(shù)不勝數(shù)在古玩市場和跳蚤市場,令人不禁感嘆這里出土瓷器之眾,尤其大量的瓷片標本,更是初學者的珍貴教材提起景德鎮(zhèn)仿古瓷,人們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樊家井村這片靠近景德鎮(zhèn)火車站的彈丸之地,是全國仿古瓷大路貨云集之所,以中低檔次的仿品為主,人們在北京的潘家園、西安的八仙庵、長沙的清水塘都能夠?qū)さ剿鼈兊嫩櫽肮P者粗略計算了一下,這個不足3000人的村落,卻有著500余家陶瓷作坊和店鋪,平均6個人就擁有一家作坊,數(shù)量之多令人咋舌在這里簡單地了解,制作者對古瓷質(zhì)地、釉面、手感、紋樣、畫風和款式的模仿都極為到位在一家制瓷廠,工人先把仿造的紋飾打印在一張油印蠟紙上,再沿著輪廓鉆出無數(shù)個針眼大小的孔,然后將蠟紙附著在瓷坯表面,開始畫紋飾一般來說,工人先在油印蠟紙上刷上一層特制的顏料,看起來接近粉紅色,顏料透過針孔留在瓷坯表面,再揭開油印蠟紙,這時就在表面上留下了粉紅色細線的紋飾輪廓這種顏料在窯內(nèi)高溫下完全揮發(fā),不留痕跡。
這時,工人就可以正式繪制了,他們用毛筆蘸顏料,按照坯上的線條仔細繪制,只要依照瓷坯上留下的圖案,勾繪填涂即可。
元代、明代的青花官窯瓷器有凹陷的小點,俗稱氣泡現(xiàn)象同時,顏料還會出現(xiàn)褐色的暈散,以及褐色斑點,俗稱為鐵銹斑高仿者通過增添細小鐵礦粉點在紋飾上,造成鐵銹斑同時,在青花比較濃的地方,用小竹簽戳一下,制造出凹陷的氣泡識別真假鐵銹斑,需要用40-60倍帶光源放大鏡仔細觀察,元、明、清青花瓷的鐵銹斑油潤發(fā)亮,而民國之后鐵銹斑就發(fā)干、顏色呆板,當然包括了現(xiàn)在的高仿瓷為避免新瓷器散發(fā)賊光,一些仿造者不使用電窯,而是使用柴窯,盡量采取古人的做法除了充分考慮爐溫,仿造者還使用含油脂較多的松柴,這樣燒出來的瓷器釉面更為潤澤高仿瓷燒出來之后,還經(jīng)過人為做舊。
做舊的方法多種多樣,初級的是使用酸性化學顏料來浸泡,效果更為逼真的做法是要么埋在土里一段時間,要么擺在露天環(huán)境風吹雨淋一段時間當高仿瓷經(jīng)過折騰,顯得有些風塵仆仆時,就可以算是最終完工了。
識別高仿,除注意包漿外,還應該注意底足古瓷是經(jīng)過使用的,在使用過程的搬、放、挪動等動作都會產(chǎn)生痕跡,這也體現(xiàn)在足底,可以看出自然磨損的痕跡因此,收藏者在看到一件?疑似古瓷?時,一定不要遺漏掉足底的觀察。
市場故事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市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