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學生是個互動的狀態(tài),正如我們親眼目睹大師的藝術作品一樣,老師的當場示范寫生,能給學生一目了然的感覺,不管是圓雕還是浮雕,當場人物寫生所帶來的樂趣是無窮的當一個充滿表情活生生的人坐在你面前,一時半刻,就栩栩如生地被你捏塑出定格在某個時段、某種神情的小像時,泥巴語言的元素被體現得淋漓盡致,表現魅力不言而喻,上課時,每當有同學自告奮勇當免費模特,我的內心是倍受感動的因為我喜歡手捏泥巴的感覺向中國古代雕塑學習,并吸取西方雕塑藝術的精華,是當代紫砂雕塑工作者提高自身雕塑技藝的必經之路東方藝術的神秘理性化特點,這從中國大量的佛教造像中得到見證無論是著名的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中43尊神態(tài)各異,手中各有所奉的彩塑;還是四川大足石窟面含神秘微笑,頭帶風珠皇冠的日月觀音,無不體現東方文化的氣息和特征,表現出一種高雅含蓄之美西方雕塑與東方文化的不同點在于以寫實手法為主,古希臘雕塑的代表作《阿波羅》、《維納斯》、《擲鐵餅者》、《勝利女神》,至今仍是我們學習臨摹的典范18、19世紀的現實主義雕塑家首推烏東、呂德和羅丹羅丹的《思想者》、《青銅時代》、《吻》等經典之作更是達到了出神人化的藝術頂峰每當看到一件件藝術大師的作品展現在我們眼前,給人的震撼力是無窮的,產生的共鳴是揮之不去的動力造型的完美無缺,工藝制作的精美絕倫,無不折射出藝術大師們高超的雕塑技藝,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來源于生活,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善于捕捉生活中點滴之美,并提煉概括是作品成功的關鍵所在但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和其材質特征和充分利用密不可分所有的雕塑其形式與手法都在“材質”的“籠罩”之下紫砂材質色彩凝重,深沉、樸素,可塑可雕,在題材表現上適合為文化內涵豐富的藝術形象載體,在表現技藝上,無須上釉,表面上任其各種效果充分表現,能充分表現塑像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可作大寫意手法表現塑造,也適合較簡潔塊面的抽象形體表現。
紫砂雕塑藝術在其形成的過程中,深受其他民間藝術的影響熏陶.,并成為民間藝術中的一員它的作品即使是傳統(tǒng)的佛教題材作品,也有濃重的民間傳統(tǒng)色彩紫砂雕塑與茶壺同時在明代出現,但市場需求的份額遠遠小于茶壺象時大彬、徐友泉,泥塑雖涉及佛教觀音和動物題材,也只做小件,且偶爾得之存世泥塑作品只有仿明觀音等少量實物也帶有無錫惠山泥人的影子清代的陳鳴遠是擅長制作小型動植物“花貨”的高手,采用寫實手法,所制作的茄子、花生、核桃、知了、玉米、慈姑等果品栩栩如生,頗見功底,自成一路宜興陶都是養(yǎng)育陶藝家的潤土,歷代名家輩出,供春、時大彬、徐友泉、陳鳴遠、楊彭、邵大亨、黃玉麟、程素珍、俞國良、裴石民、吳云根、朱可心,每一位都是制陶大師級的人物我們有緣與他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吸吮著他們留給后人作品的乳汁,培養(yǎng)著一批又一批立志獻身紫砂的陶藝家,今天數以百計的陶瓷工廠、手工作坊是最好的見證全國陶藝展上宜興紫砂最耀眼,得獎也最多。
陶藝、茶具、雕塑等多個品種,一應俱全近來,隨著陶藝的不斷升溫,有越來越多的人把它作為一種時尚的職業(yè)來做,陶藝帶有雕塑性,又兼容器皿性,自由發(fā)揮余地大,手法各異,能充分表達個人情感思想的寄托和渲泄近幾來,人也多次嘗試制作一些雕塑性的陶藝作品,取得一些收獲,作品“相依”、“回憶”、“蘊”、“綻放”等多次人選全國陶藝展“回憶”在第七屆陶藝評比展中獲得了優(yōu)秀獎,參展是一種最好的交流形式,有交流就有提高,泥塑藝術表達情感的形式是多樣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表現位置是重要的紫砂泥塑手法也是層出不窮的,寫實、寫意、抽象、夸張、變形、凡此種種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社會審美觀念的不斷轉變,制陶方法遠遠超出師徒相傳的范疇,時代的烙印將越來越脆弱,人們追求的將是實用之外更多精神內涵的藝術作品因此,紫砂泥塑的樂趣屆時將賦于更新的內容和更直接的情感表達,玩泥將永遠變得是一種時尚化并可發(fā)泄的東西
雕塑陶瓷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雕塑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