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作品的鑒賞*陶瓷藝術是一種獨特的工藝美術,其獨特性在于它是科學技術與造型藝術的統(tǒng)一;它既是物質產(chǎn)品,也是精神產(chǎn)品;既是商品,也是藝術品任何一件陶瓷美術作品都是陶瓷材料的質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裝飾的三者的統(tǒng)一觀賞陶瓷美術作品,既要分別看它的質地、造型和裝飾,更要看它的整體效果既要看它的瓷質美,更要看它的藝術美;既要看它的共性美,更要看它的個性美景德鎮(zhèn)當代陶瓷美術作品,就既有陶瓷美術作品的一般共性,更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陶瓷材料的質地,包括瓷胎和釉質的光澤度、透明度和滋潤感,表現(xiàn)為胎質美、釉色美、瓷聲美景德鎮(zhèn)的高白釉瓷胎,潔白無暇,瑩潤透亮;硬質白瓷,質地堅硬,細潤光潔用這種原料設計、制作的造型,型體規(guī)整,具有秀麗、明快、精巧的藝術風格通常所謂的“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便概括了景德鎮(zhèn)瓷器質地所獨有的特點“白如玉”指瓷質白度;“薄如紙”指瓷胎厚度;“明如鏡”指釉質透明度和滋潤感;”聲如磬”指瓷質的音樂感陶瓷造型基由線構成,由線組成面,由面組成體,通過各種線型和體面組合變化,空間的虛實、體量大小關系、輪廓的起伏等,構成陶瓷的造型美陶瓷造型不外乎來自于這幾個方面一是對客觀事物的概括、提煉和模擬這種造型容易引起觀賞者的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如魚形、鳥形、鴨形、燈形、腰鼓形等等二是運用直線、自由曲線和數(shù)學曲線等所組成的,如球體、方體、圓錐體等幾何形體,這種造型也可以說是理念造型,含蓄而耐人尋味,多給人以新奇感三是陶瓷藝術家們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藝術意念和審美情感的驅使下按照美的法則創(chuàng)制的造型,尤以現(xiàn)代陶藝為多這種造型往往別出心裁,給人以新穎獨特之感不管是何種造型,總的來說,都要遵循造型的一般形式規(guī)律變化與統(tǒng)一,對比與調和,節(jié)奏與韻律,平衡與呼應,等等觀賞者也往往從這幾個方面來觀賞陶瓷的造型裝飾是陶瓷美術品的“服裝”陶瓷的藝術美盡管通過整個作品來體現(xiàn),但裝飾是關鍵,是最能體現(xiàn)藝術家的藝術技巧、功底、水平、修養(yǎng)與個性風采以及審美追求的所謂裝飾是指對被裝飾主體進行美化加工,它使被裝飾主體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其基要素包括裝飾形象、裝飾結構、裝飾色彩、材質與表層處理等裝飾形象是指裝飾紋樣的基單位,它包括裝飾的題材內容與裝飾形象的藝術處理兩個方面大體可分為理念型裝飾形象和現(xiàn)實型裝飾形象前者指如點、線、面、圓形、方形、三角形、自由曲線等不表現(xiàn)任何自然物象的抽象形態(tài),后者指自然形和人為形兩種。
裝飾結構指裝飾形象在器型上的組合形式,有邊緣紋樣、中心紋樣、單獨紋樣、綜合紋樣以及連續(xù)環(huán)繞式結構、通景式結構、分隔式結構等裝飾色彩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的豐富變化來美化裝飾形象陶瓷裝飾必須符合形式美法則其裝飾的藝術形式主要有繪畫形式、圖案形式、繪畫與圖案相結合的形式等三種陶瓷的裝飾技法有坯的裝飾、釉的裝飾和彩的裝飾三種。
所謂坯的裝飾指陶瓷品在上釉和燒成之前于坯體上進行的裝飾它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現(xiàn)實生命力的裝飾技法,其技法主要是捏、雕、刻等捏雕是用手工將柔軟的泥料捏塑成各種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適當部位的一種裝飾技法,帶有極強的手捏痕跡,并能保留泥料的柔軟感,有一種沌樸、自然的美鏤雕是在坯體上雕刻出各種透空的形象及排列的規(guī)律和變化達到裝飾效果有些鏤雕器皿在施釉以后小孔又被釉子封住,燒后小孔處呈現(xiàn)半透明狀態(tài),這種技法被稱作玲瓏青花玲瓏就是指這種技法釉的裝飾釉是罩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層玻璃體,它使陶瓷制品表面光亮平滑,不透水,主要有單色釉一種釉子燒后只呈現(xiàn)一種顏色的叫單色釉,如寶石紅、郎窯紅、美人醉等單色釉兼有釉色之美和質地之美窯變釉一般指兩種以上的種子混用在一件器皿上,燒制過程中兩種釉子互相摻合、滲透,再受到窯爐氣氛和燒成溫度的影響,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顏色變化紋片釉是由于在燒制過程中坯體膨脹比釉子膨脹大,于是種子開裂為大小不同的裂紋,具有一種文質彬彬之美釉彩與釉繪是指把各種顏色釉當作顏料使用,在坯上或點彩或繪畫的裝飾方法彩的裝飾是指用陶瓷顏料在未燒的坯胎上或在燒好的成瓷上進行裝飾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釉上彩是在燒好的成瓷上用釉上顏料繪制花紋,然后,用600-900℃的低溫將花紋烤燒在瓷上,色彩豐富而鮮艷,主要有紅綠彩、古彩、粉彩、新彩等釉下彩是在未上釉燒成的陶瓷青坯上進行的彩繪裝飾,彩繪后再在帶有紋飾的坯體上施釉,然后入窯燒成,紋樣與瓷器同時燒熟,因其花紋隱在釉子下邊,故稱釉下彩,其花紋極為光潤,顏色淡雅含蓄’綜合裝飾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裝飾形式結合運用到同一件器皿上,產(chǎn)生出新的藝術效果,是不同的彩繪、色釉及雕刻等各種裝飾方法的綜合運用,有形式多、變化豐富、藝術特色明顯、感染力強的特點不管是何種裝飾方法,都講究整體性正如熊寥博士所言“這種整體性,不是指裝飾紋樣要完全落到實處和有始有終地交待清楚,而是說陶藝家在進行裝飾器面藝術構思時,要把附麗于造型的裝飾主題、背景、黑白關系以及色彩作為一個藝術整體來設計,裝飾構圖的對稱、平衡、變化中相呼應、協(xié)調,都能給人豐富和諧之感從這種藝術設計思想出發(fā),一切形象,在陶瓷裝飾中,不必拘泥于自然物的秩序,在同一枝干上可以開出各種色彩的花朵,在一枝主梗上能長出各種果實,甚至不同季節(jié)的花和鳥也可裝飾在同一個畫面內,作有規(guī)律和無規(guī)律的穿插和纏繞,以及散點和連續(xù),這一切都是按照藝術家立意的要求重新安排和組合,為了題意的需要,藝術家對每一個局部的具體紋樣,也不是如實再現(xiàn),而往往在自然形態(tài)合理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夸張其個性化和表征性的特征”陶瓷美術是一種工藝美術,工藝手法和技巧是它的重要屬性。
因此,弄清楚各個門類的工藝過程、特點、各個門類特有的技藝及其重要意義,這是欣賞陶瓷美術不同于欣賞其他藝術門類的地方青花所用的彩料是以發(fā)色穩(wěn)定的氧化鈷(coo)為著色劑,配以鉻、錳等元素,經(jīng)過一定的工藝處理而制成繪制時將青料在未燒成瓷的坯胎上繪畫罩以透明的青花釉,裝匣人窯在高溫中一次燒成,因成瓷紋樣呈現(xiàn)美麗而幽靚、明快又沉靜的青藍色而得名青花料配制完以后進入手工繪制階段--描線與分水描線要掌握料性,描線前要在畫料碟中進行調料料性就是指調料的稠稀程度,過稀畫不“起線”;過稠畫線時會滯筆分水是青花特有的表現(xiàn)技法,是青花的色彩處理它將表現(xiàn)對象的不同色彩,概括為不同亮度的色階--五色,即頭濃、二濃、濃水、淡水和影淡,水色的區(qū)分主要靠青花料在坯體上沉積多少來表現(xiàn),因此,料水的濃淡與調制好的不同水色的水碗有密切關系,另‘方面,在操作過程中,坯的干濕、運筆速度的快慢、積水時間的長短,都與水色的濃淡有直接關系這一切,都需要嫻熟的技巧衡量一件青花作品是否地道以及水平如何,分水技巧發(fā)揮如何是關鍵陶瓷被稱作“火的藝術”,這是它的實質所在,一切工藝過程和技藝手段最后都得經(jīng)受火的淬煉,正如朱琰在《陶說》中所說“畫器諸色,與畫家不同,器上諸色,必出火而后定”因此,火的掌握,對陶瓷藝術品的成敗至關重要,有些作品會發(fā)生作者意想不到的變化,這是火的神奇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