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在使用我做的高溫色釉的杯子,聊天的時候說起此事來,他發(fā)現(xiàn)我做的那些杯子的茶垢非常容易清洗,甚至積存幾個月的茶垢也在清水洗滌中一擦而凈,他以為這來源于釉料的配方我笑笑,就我所學(xué)習(xí)的來說,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在高溫色釉中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越是高溫色釉它的施釉厚度很厚,燒制時間也很長,并經(jīng)過了氧化/還原再氧化的氣氛,這樣長時間充分的窯火使得其釉面硬度很高,釉面亮度也高,且不易磨損,容易擦洗這類高溫色釉的要求普遍在1320攝氏度以上,也可以說溫度越高越好。
然而在很多生活陶瓷用品中屬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其溫度都在1280攝氏度以下,燒制時間段,窯爐氣氛單一,有的溫度甚至極低,這類釉料配方生產(chǎn)出來的陶瓷制品釉面軟,容易磨損,而茶垢主要成分是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zhì),易富集粘連,從而難以擦洗。
僅僅只是如此。
(鴻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