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紅有多種不同的釉色被稱為火焰紅有的文獻(xiàn)謂清代的銅紅色釉中有一種釉面夾雜著閃紅閃青的美麗紫色,那種在鮮紅的色釉中泛現(xiàn)斑駁的蘭紫色看起來好像是燃燒得極旺盛的火焰,所以稱為火焰紅其實是一種人工有意造成的窯變花釉,由于色彩及花紋有如火焰或近似火焰故有人稱之為火焰紅。
此種成品多是在燒得不好的郎窯紅或均紅釉成品上,·重新燒上一層均紅釉,然后再在其上涂上少許含鐵面流動性較大的釉料,燒成后往往會得到這種效果。
解放后對火焰紅有另一種制法,即在來曾燒過而已經(jīng)施上鈞紅釉的坯上疏疏落落的涂上一點含鐵的釉料,燒成后即會大紅的鈞紅釉上出現(xiàn)一束束有如火焰的花色,景德鎮(zhèn)現(xiàn)在叫這種產(chǎn)品為火焰紅,而前面一種產(chǎn)品即使很像火焰紅,也通稱窯變。
火焰紅釉料分上下二層,下層釉料以銅為色劑著,以玻璃質(zhì)為熔劑,上層釉料以鐵為著色劑,其工藝制作方法是在焙燒過的石胎上先施下層釉,厚約2~2.5毫米,再用毛筆滴涂一層釉,在下層釉面滴涂成猶如火焰紋樣,在重還原焰氣氛下,以1200℃一1320℃的溫度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