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頭,本來這篇文章是要說郎紅的,可是寫著,寫著覺得如果不把景德鎮(zhèn)陶瓷窯口的燒制溫度跟大家說明,那么將無法給大家厘清一個完整而準確的燒制溫度圖郎紅給大家的概念就是神秘,什么要想窮,燒郎紅啊,那都是古代工藝局限性束縛的結果當下燒郎紅,能變窮,只能說你沒有燒好,或者市場沒有做好。
景德鎮(zhèn)的郎紅價格可謂是千差萬別,國貿一個一米多高的郎紅瓶子至多也就是千把元,一個小件也就幾十元,上百元。
燒出來的效果,如脫口的深度,顏色的純度,流淌出來牛毛紋的效果,和市場上大多數(shù)的郎紅都沒有什么多大區(qū)別,有人說這種郎紅叫低溫郎紅,也就是比平常燒的郎紅溫度要低,我個人覺得這有點從工藝上面說不過去且不談大家對于燒制溫度的保密性,就是溫度真要差個幾十度又如何?我自己對景德鎮(zhèn)陶瓷燒制溫度做過研究,結合自己的窯燒制成品,我簡略的對景德鎮(zhèn)窯口的溫度進行了劃分1280攝氏度以上的還原焰皆可以叫做高溫另外還有一種特定的茶葉末顏色釉,很古雅,略微帶點亞光效果,燒制是1250攝氏度的還原焰,這種茶葉末和1290攝氏度以上的茶葉末相比,色彩亞光,手感略顯粗糙,結晶顆粒細小且均勻,遠比1290攝氏度以上的茶葉末釉燒制效果要強的多得多我認為也可以定為高溫顏色釉,因此,1250攝氏度以上的還原釉為景德鎮(zhèn)高溫釉,我想多數(shù)人是沒有意見的。
在這個溫度曲線里面有著景德鎮(zhèn)絕大多數(shù)的陶瓷品種,如青花,粉青,豆青的青釉品種,無光白,無光黑的無光色系品種,還有各種有光色系的品種,花釉品種,等等等等安全性中,高溫釉是最為安全的,不管是那種品種的高溫釉,它們都是在瓷器坯體表面形成一層厚重的玻璃質,不存在什么有毒無毒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安全使用的第二個就是中溫釉,中溫釉大多是氧化焰燒制,氧化焰多是電窯燒制,容易控制溫度曲線對于結晶等特殊效果,可以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您不是常常在瓶子上面看到那種很大很多的結晶花嗎?那就是中溫燒制的,給予若干個結晶核,在特定溫區(qū)長時間保溫,讓結晶核不停的長大,最終可以形成不同大小的結晶花景德鎮(zhèn)的中溫釉由1160攝氏度-1220攝氏度氧化焰為主,上下都有些出入,看個人對于釉燒成的需求而具體操作這個中溫釉里面主要是結晶釉占去絕大多數(shù),另外還有各種金屬釉,雖然高溫釉里面也有大量的金屬釉,可是和中溫釉中的金屬釉比,中溫金屬釉的質感,變化效果往往很多,而且常有一些很特殊離奇的效果,反過來看高溫金屬釉效果單一,鮮見到很離奇的紋理出現(xiàn)這個里面原因我()分析如下,中溫金屬釉因為配比的需要和燒制溫度需求大多不太流動,因為不流動的特性容易通過使用施釉手法,濃度變化,溫度調整,釉中物質相互融合排異而產生諸多離奇的效果而高溫金屬釉大多無法控制其在高溫狀態(tài)的流動性,絕大多數(shù)的高溫金屬釉在高溫效果下,都產生較強,或者很強的流動性,其他的反應無法進行停留和原地反應,大多給帶走流淌到器型底部位置,再好的效果也難以做出來了安全性中,中溫釉也是被認可的,它的缺點是在瓷器的完全瓷化以及抗沖擊性上,和高溫陶瓷差距不小,但比起那些陶質品可強的是多得多很多中溫釉的瓷質是偏黃色的(如上圖)我這里說的是文章中所有瓷器使用的坯是瓷土,而不是陶土第三個就是低溫釉了,絕大多數(shù)成瓷溫度在1000攝氏度以下,而且是在已經燒成瓷的瓷器上二次施釉完成燒制其中景德鎮(zhèn)低溫釉的代表性作品是爐鈞釉,(如上圖),它是在成瓷上施釉,利用鉛等低熔點的物質進行釉面結合與反應,從而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窯變效果另外就是舶來的湖南中國紅等低溫單色釉種類,這些舶來的品種在1000攝氏度以下即可完成燒制,且成瓷釉面的亮度也不遜于中,高溫陶瓷,且操作過程中,難度小,瑕疵率低等的特點,已經在茶具和裝飾陶瓷中大量使用。
在低溫釉中,目前來看,只有爐鈞釉這個大系中會有復雜的燒制效果出現(xiàn),而其他的品種大多數(shù)僅僅只是單色系,適用于批量生產至于安全性上,除了爐鈞釉不適合飲用外,其他單色釉品種從目前提供的數(shù)據上分析是安全的。
結語:景德鎮(zhèn)陶瓷顏色釉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單就釉的配方上來說已經是成千上萬了,結合不同的施釉技術,加上燒窯氣氛,它所產生的最終成瓷效果已經是一個排列組合的結果,也就是n次方了,這個里面充滿著無數(shù)的機緣巧合,鬼斧神工等等,但也充滿了無數(shù)的忽悠和扯蛋,顏色釉陶瓷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它的效果極不穩(wěn)定性,而我們當下看看,多少顏色釉成瓷的效果大多是相對穩(wěn)定,甚至是十分穩(wěn)定的,其中就包含了郎紅。
鴻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