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景德鎮(zhèn)的陶瓷藝術教授與大師之爭由來已久大師的評比,與教授的名分并無沖突然而,由于近的市場出現(xiàn)了一種崇尚大師而輕教授的較為明顯的苗頭,所以便有很多教授對此表示非常的不滿,并衍生了一些教授與大師對排名、藝術含量、理論基礎等各種爭論這是一場典型的關公戰(zhàn)秦瓊式的臆戰(zhàn),而且只有在擁有1700多制瓷歷史、全國獨有的陶瓷院校的景德鎮(zhèn)這個城市舞臺上才會上演10月22日,《北京娛樂信報》對陶院教授郭文連與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舒惠娟夫婦的一篇報道,將這一尖銳問題推上了媒體前沿一,作為行業(yè)主管部門,中國輕工業(yè)部為了推動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在全國高級工藝美術師中,評選出了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緊跟其后,各省也以同樣的標準評選出了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之后,輕工業(yè)部及后來的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又評了三屆今,國家發(fā)改委進行了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自第一屆之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多了一個硬性條件:必須是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按人事部門職稱方面的文件規(guī)定,職稱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其中教授為高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為工藝美術類最高職稱,享受副高待遇盡管省級大師是在高級工藝美術師的基礎上評出,后來評國家級大師又必須具備省級的條件,給人以國家級大師超過最起碼可以達到正高的感覺,但因人事部門沒有這種規(guī)定,在工資制度中也未作任何調整,所以這一推算無法成立。
不管是省級還是國家級,大師只是一種榮譽稱號二前不久,遠在萍鄉(xiāng)的親戚找到浮梁某機關工作的程先生,想花1萬元錢買件景德鎮(zhèn)的國家級大師作品送人于是,程先生滿世界找人聯(lián)系,結果得知這個價位下,只能買些國家級大師的茶杯、筆筒或者更小作品,部分教授的中小型瓷板畫或瓷瓶程先生將情況向親戚作了反饋,并征求意見問買教授的作品可不可以,不想親戚態(tài)度堅決地表示,除了國家級大師的作品外,其他教授、省級大師的作品一概不要不只是買者本人,一些陶瓷方面的經紀人也一樣,他們大多都只認同大師,而不太看好教授的作品據(jù)新都陶瓷園的劉家泉介紹,他曾多次受外地藏家委托,在景德鎮(zhèn)收集陶瓷作品,但幾乎每次都明確要求只要大師的。
郭文連說,從上個世紀起,他便經常接到一些在上海、北京、廣東等地舉辦陶瓷藝術作品展的邀請函,在邀請對象中,有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甚至中青陶瓷藝術愛好者,但很少有教授我對這種現(xiàn)象很氣憤,所以從來不參加這種現(xiàn)象不僅僅是表現(xiàn)在市場上,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認為教授不如大師吃香陶院教授周國楨說,平時參加一些活動時,很多人為了顯示對自己的尊重,都是以大師相稱,而隱去教授陶院教授姚永康也舉了一個例子,有人在介紹某教授所帶的研究生時,也說是某大師所帶的研究生只有教授才能帶研究生,大師能帶研究生嗎?三大師越來越被看好,教授似乎被慢慢淡忘,從而引起了教授的非常不滿,不僅有言而且有行。
最初的爭論據(jù)說是幾前有關部門出了一份陶瓷名人錄,上面有國家級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有市政府命名的陶瓷藝術名人和陶瓷世家,有省級、市級甚至市非公有制企業(yè)高級工藝美術師,但卻沒有教授一次,市領導在陶院參加活動時,郭文連針對這份名錄作了反映,之后,名錄作了增補圈內盛傳著一個故事:就在名錄增補之前,一位陶瓷經紀人打給某知名教授,說在作品展的名字公布中,把他的名字排在了省級大師后面,言語中透露出對他已足夠尊重之意這個讓該教授非常氣憤:我是第一屆和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委,國家級大師都是我評出來的,你把我排在省大師后面還以為很看得起我?于是,名錄增補又冒出了一個排序的新問題,使這個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起來了有關部門還專門為此召集了人事等多個部門進行商討,最后決定將專業(yè)技術職稱排前面,榮譽稱號類排后面四名錄的排序并未在市場中引起什么變化,大師的作品銷量、價位仍然比教授看好于是,作品的市場情況與藝術含量關系成了新的爭論焦點教授大多不屑大師的藝術水平有人指出,教授的評選必須要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發(fā)表了一定量的專業(yè)論文等條件,決定著教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水準、理論知識,所以教授的作品都比較強調藝術,更具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性工藝美術大師特別是早期所評,他們大部分都未受過系統(tǒng)的、全面的理論方面的教育,都是家傳或師傳型王錫良是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貫謙虛的他對于教授們所指表示非常贊同他先以鐘蓮生為例說,在教授中有著一批基本功非常扎實,理論知識極其豐富的教授接著,他談起了自己:我就是跟叔父學習陶瓷繪畫的,只是后來在部所接觸了一些藝術類大學生,在北京遇到了更多的專業(yè)人士之后,才開始鉆研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熊鋼如是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活動的評委,他認為教授和大師之間根本不具可比性大師的評選本意是從各種工藝中推出一批優(yōu)秀者,并不要求具備多深的理論水平,教授的本職要求必須知識豐富,專業(yè)技術扎實因為景德鎮(zhèn)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不僅理論知識,實踐也比大師強的教授大有人在,這都很正常熊鋼如說,大師與教授不同,前者具有明顯的市場性,可以炒作,后者來不得半點虛假作品的市場趨熱、價位走高等現(xiàn)象,都不是它藝術水平的衡量標準。
也有人語如尖刀地指出,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授,不用心做好自己的學術,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學生,而參與并計較于個人作品的市場名分,這就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五不知是否教授的作品藝術含量高而導致的曲高和寡,也不知是否以教育為主的教授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不善尋找市場切入點,還是其他原因,總之,在市場上大師要比教授看好所以便出現(xiàn)了教授參評大師的現(xiàn)象,對此,部分教授認為是自貶據(jù)王錫良介紹,他在參加評比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時,雖未看到過正式文件,但卻聽說有關部門曾經指出,教授本身就是國家承認的最高職稱,沒必要參加這種面向工廠、研究所等社會性的評比,所以當時的參評對象中沒有教授,都是手藝人王錫良說,后來的幾屆評比,因為自己不參加,所以也從來沒關心過他只知道,秦錫麟是先在部所評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然后調進陶院再評教授的確如王錫良所說,最初的大師評比一直沒有教授參與這一局面在12月底發(fā)生了變化,由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評選的35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陶院有一位教授入選接著,在去開始進行的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活動中,江西省推薦的20個名單中,又有了李菊生、張學文、姚永康三位教授,在擬增加推薦的5個名單中,有任瑞華盡管評師的名單中有教授,但據(jù)坊間傳聞說,此次評審組長、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教授對此堅決反對熊鋼如認為,既然評選部門的文件都允許教授參評,那么這件事也無可非議據(jù)他介紹,常沙娜在會上確實提出了教授不宜參評,應該把機會讓給其他人,但并未得到什么響應。
六在各種爭論的同時還有教授提出,評選教授的條件要求比較高,聘任的量更少,到目前為止包括離退休的陶瓷藝術類教授還是20位左右大師的評比不僅條件寬,而且還存在一些不正之風,現(xiàn)在評得也很泛濫這一爭論遭到了大師和一些局外人的反駁,說教授評選同樣也存在抄襲論文、拉關系等不正之風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尚無最終結果,但坊間卻有了幾種版本:景德鎮(zhèn)有10人入選,其中只有一名教授;10名入選人中,沒有一名教授;有一名教授入選,但因常沙娜的反對而再遭淘汰郭文連以第一種版本為例,談出了自己對大師評選不公的看法他說,四位參評教授都藝術實力雄厚,業(yè)內影響非常大,如果一位落選的話可以說是正常,但現(xiàn)在卻三位落選,讓人怎么能不對這種評選產生懷疑呢?七其實,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有教授入選,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有教授參評都不是首次的事?lián)赵阂晃唤淌诮榻B,此前早就發(fā)生過教授參評省級大師的故事當時,陶院接到一份關于教授也可參評省大師的文件后,非常憤慨的教授們集中開了一個會,并達成如果評選單位給教授都套這個稱號可以接受,但堅決不參評的一致意見但在會后,該院仍有一位教授自己報了名并獲評,最后因陶院不肯蓋章而黃了。
去底,郭文連接到發(fā)改委的,通知他報名參加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郭文連當即表示,自己是教授,已經是正高職稱了,不可能參加副高評選工作人員聽明白后,問郭文連是不是不需要通知教授了?郭文連連忙解釋說,這只代表自己個人觀點教授為什么會參評國家級甚至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說,他以前也極力反對教授評大師,但由于市場上崇尚大師而輕視教授的現(xiàn)象太明顯了,所以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弄個大師日子要好混些八爭論還有很多,但導火索只有一個:市場崇尚大師而輕教授這種偏崇風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輿論主導市場!郭文連堅持認為,在同等條件下,一個作品或者產品的市場好壞,取決于宣傳時間的長短和力度的大小近來,一些媒體和政府部門都只注重大師的宣傳,從不對教授作宣傳,是大師比教授吃香的主要原因周國楨認為藝術市場很怪,那些比較強調藝術、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型的作品不太適應,它需要的是更多的比較傳統(tǒng),甚至可以說很俗的東西,教授與大師的兩種藝術風格決定著大師比教授的吃香更多的人認為這種偏崇是因為大師前面冠有中國二字,省級大師就沒有教授吃香還有人認為,國家級大師很少,而教授卻很多同時,郭文連還認為,這種現(xiàn)象與個別陶瓷經紀人為使原本擁有的大師作品增值,而刻意炒作有分不開的關系九11月1日,一位陶瓷藝術工作者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育賢送去了兩本新出的作品集,張育賢非常抱歉地告訴對方,至今為止自己連一本折頁都未印過,只能以那本介紹全市城雕的書作回贈大師比教授吃香?如果大師們這樣感覺,那是俗不可耐的結果,如果教授們這么認為,那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張育賢認為,大師的評比有一定的商業(yè)性,能否評上除了藝術水平外,還取決于更多的其他因素我不能因為自己是國家級大師,就以為自己比省級大師和高工的水平高,其實民間有很多水平非常高的人,他什么職稱和稱號都沒有歷史最終還是看作品的水平。
張育賢翹起大拇指說,鐘蓮生是教授不是大師,而且今后也不會參加大師評選,但他的作品就是好,我們誰能說他的水平會低于大師?我認為大師不是一頂皇冠,而是一種壓力,評上了以后要時刻提醒自己作品是否對得起這個稱號張育賢說,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感覺得到,自己評上大師以后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和張育賢的說法幾乎一樣,王錫良說他評上大師之后,最主要的心情就是擔心別人說他的水平不配大師這個稱號《瓷海觀瀾》鴻永授權發(fā)布,文件連接地址如下::///taocipinglun/
市場故事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市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