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簡介]東周時(shí)期的閔損,字子騫,是孔子的學(xué)生,他的德行與顏淵并稱,但他的孝悌更為人所稱頌閔損早即喪母,后來,父親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兩個(gè)弟弟后母很不喜歡閔損,經(jīng)常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挑撥他們父子倆的關(guān)系寒冷的冬天來了,后母給兩位弟弟縫制了厚厚的棉衣,給閔損做的棉衣里塞的卻是蘆花,不能御寒閔損常常冷得蜷作一團(tuán),但他什么也不說一天,父親要外出了,讓閔損給他駕馭車馬凜冽的寒風(fēng)呼呼刮過,閔損哆哆嗦嗦的,僵繩都握不住了,掉到了上。
父親大怒,舉起手里的鞭子便抽打他哪知閔損的棉衣布料是那樣的單薄,父親只幾下便將它抽爛了,里面的蘆花露了出來,父親怔住了,才明白了一切回到家,父親便想休了后母,閔損忙跪下來對父親說“有母親在,只有我一個(gè)人受凍,如果母親走了,兩個(gè)弟弟也只有單衣穿,這樣我們?nèi)齻€(gè)都會受凍的請求父親讓母親留下來吧!”后母聽說了此事,非常感動(dòng),羞愧于自己以前的言行,從此閔損如同己出【小語】大抵作后母的總是有一些偏心,但閔損在父親弄明白實(shí)情后,并沒有借此發(fā)泄對后母的怨恨,而是以大局為重,舍己為家,積極為后母開脫、辯護(hù),以保住全家的安寧這是多么感人的孝行!這是多么寬闊的胸襟!書法原文]閔子騫單衣順母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fēng)霜典故后繼]廿四孝中閔子騫單衣順母之德,備受孔圣人夸獎(jiǎng)“孝哉閔子騫,人不聞?dòng)诟改咐サ苤浴?追溯陶瓷文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頭,使大家更了解陶瓷創(chuàng)作典故的背景與來源鴻永·整理編輯)
二十四孝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二十四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