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很多成功故事有多少藝術化的成分,但是我身邊的很多故事,我的講述不會藝術化小z是我圈子里面的一個成功人物,外省人,齡稍小于我,性格穩(wěn)重,做事踏實,從景德鎮(zhèn)一所藝術院校畢業(yè)后,就一直在自己做瓷器,一直在創(chuàng)業(yè)他呢,有個好女友,跟著他一起吃苦,沒有絲毫的怨言,小z負責成型,比如坯啊,吹釉啊等等,女友呢,后來也八抬大轎的娶為了老婆,所以,我們后面都應該稱為他老婆他老婆就負責畫畫,這樣珠聯璧合的從院校畢業(yè)后奮斗了一,確實說,這小兩口的生意一直不是很好,第一好不容易撐過去了,第二就無米可炊了有一天,小z跟我說,他們要準備離開景德鎮(zhèn)了,回到河北的家鄉(xiāng)去開一個畫室,從頭開始我當時沒有多說什么,也不想他們就此離開,因為這兩口子待人處事一直讓我很認可,于是叫他們等兩天,我尋了個訂單給了他們,先讓他們穩(wěn)住,隨后,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做了點禮品瓷單子也交給了他們,我知道這也是杯水車薪,只能暫時解決他們的問題,我這邊也沒有后續(xù),一旦沒有起色,最終也會離開也許是老天的照顧,在做我這邊的這點訂單的時候,其他的機會也找到了他們,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兩個人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從雜亂的產品生產模式,到做陶瓷首飾,最后逐漸轉到了茶具這一攤子,正好趕上了景德鎮(zhèn)陶瓷茶具的大爆發(fā)代,搭上了順風車,步入了正軌后來,在街面上租了個門面,主攻繪畫類型的茶具和瓶子,為了提高成品率,在泥巴坯上畫了青花以后,用釉了倒也簡單,在白釉里面摻入鐵質,泥巴,噴上去,很古拙的味道,這樣不僅讓瓷器的瑕疵都被掩蓋,同時也形成了他自己獨有的風格,也有了自己的穩(wěn)定渠道直到我前不久跟他喝茶的時候,他興奮的告知我,他已經在一個學生街面上貸款買了一個門面,9000元/平米,一共是70萬,底交房,并且準備招兵買馬,租下廠房上窯,上生產線,兩個人的生產能力太有限,準備規(guī)模化生產我也很為他高興,但是也是當大哥的人,自然而然的也對他說道,說道了。
我們的這個主人公小z的經商頭腦很聰明,在我們市中心一個買中低檔陶瓷的地方,有個老板,租了幾個店面,不愿意再攤入成本購買瓷器,于是到處采用了賒賬了模式,包括和小z進行的合作,小z呢,倒也沒有什么心眼,陸陸續(xù)續(xù)的給這老板的店里面貼入了幾萬元本的自己的瓷器,一開始老板的生意不怎么樣,結賬很不痛快,小z也一度很是煩惱,但是也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沒有終結這份合作隨著店面養(yǎng)的時間越來越久,加上又是黃金地段,老板的銷售逐漸有了起色,小z的作品也成為了主打,這就一個渠道,以及日久積累的其他經銷商,穩(wěn)定的為小z源源不斷的提供了收入在有了穩(wěn)定的收益的基礎上,小z感覺僅僅憑夫妻二人這點生產能力,薄利多銷,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訂單,于是考慮招兵買馬,上廠,上規(guī)模。
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廠房一直租不下來,更談不上后續(xù)和相關的配套上馬,即使上馬,會產生更大的成本與產能風險,單就眼前請小工的高薪也高不到哪去,請來的人呢也就相當不穩(wěn)定,小z陷入了自己藝術人生的第一個瓶頸,也許是最后一個瓶頸。
因為,對于他這樣的學生型的藝術陶瓷創(chuàng)業(yè)群體,他們獲得收益唯一的方法就是薄利多銷,于是不得不加班加點的生產,夫妻二人拼了命也只能生產那點東西,價格低廉雖然是最大的買點,一個便宜三個愛,可是低廉的價格和日夜不停的生產也讓他們沒有了研發(fā)的能力資金以及精力他們的產品很難創(chuàng)新,幾都難有變化,難有提高同時在給渠道供貨的產品上,是不能有自己名字的,落款上只能有三個字景德鎮(zhèn)。
因為小z的所有渠道,從來就不希望去宣傳小z,也不希望小z出頭,翅膀變硬,有了價格上的話語權,他們需要的僅僅只是一個隱蔽而廉價的貨源,而這樣的隱蔽廉價的貨源,只要有了幾家,就能滿足銷售需求,同時也牢牢實實控制住了小z這樣的一個個單純的生產者同時因為小z在作品上沒有留下任何名字,一旦雙方的合作動搖,或者小z想漲價,老板呢,隨時都可以替換掉貨源,拿著現有的瓷器,去找其他人,照著做,依然可以獲得源源不斷依然廉價的貨源許許多多這樣的小z,就是在這樣渠道不與作者共成長的很低端的營銷關系上進行合作的,在合作上是很受制于人的,他們一方面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擴大產能,從而背負著更大的成本危險,在產品上不得不跟隨著渠道的需要而變化和更新,有沒有定價議價的權利,只能獲得微薄的收益,同時這種產品更新與創(chuàng)新是沒有靈魂,只有軀殼的,他們精力與青春不是去追求藝術上的進步,受制于需要不斷去完成一個個低廉收益的訂單,難以完成足夠的積累,難以挺起自己的腰桿,難以騰出精力,時間以及空間來升級,來完成創(chuàng)新與蛻變,久而久之就給圈死了,腦袋就僵硬了,最終面臨著淘汰小z算是還有點清醒的,他還想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所以常常問我如何發(fā)展,我一直勸他走個性化藝術的路線,給他提點藝術路子,要他做自己的品牌,要找到優(yōu)質的渠道商,那種愿意與你共成長,真正愛護呵護你的經銷商但我周圍的很多孩子早已麻木了,他們的目標就是兩個人的作坊變成幾個人的小廠,最終壯大成巡洋艦或者航空母艦,但,這樣的人有幾個,傳說中有幾個,但實際上我們周邊這么多沒有出現過一個,這我認識的百十號隊伍里面,多來都還是處于掙扎的狀態(tài),大多人沒有辦法去改變現狀,他們已經陷入了這種單純的oem貼牌的生產模式,沒有自己的技術,沒有研發(fā),只有來樣生產,風吹草動,便倒下一片片的可這樣低端商業(yè)形式的老板們不在乎,他們只在乎進價,不在乎誰來畫,不在乎合作的情感基礎,因為每天有著遠遠不斷的外地藝術家,學生投入到這樣的低端生產源頭上,你一個小z倒下,還有這成百上千小z等著進來鴻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