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偷桃《列仙傳》卷下:“東方朔者,平原太厭次人也,久在吳中,為書師數(shù)十武帝時(shí)上書說便宜,拜為郎至昭帝時(shí),時(shí)人或謂圣人,或謂凡人,作深淺顯默之行,或忠言,或戲語,莫知其旨至宣帝初,棄郎以避亂世,置幘官舍,風(fēng)飄之而去后見于會(huì)稽賣藥,五湖智者,疑其歲星精也”。
按東方朔《史記》、《漢書》均有傳,《漢書》傳贊稱其為“涌稽之雄”,“童兒牧豎,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而取奇言怪語,附著之朔”參見“歲星”又《古小說鉤沈》輯《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duì),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
柳守元《摘櫻桃贈(zèng)元居士》詩:“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以東方朔偷桃為圖,表達(dá)了人們祈盼健康長命的良好愿望。
也有以此圖獻(xiàn)壽的,其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