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飄著蒙蒙細雨的下午,我決定從林蔭路步行到大師匯,我的目的地是萬和軒,所要拜訪的是軒主夫人萬文娜漫步二月雨后的小鎮(zhèn),途經(jīng)太平窯城雕,再走過曙光路,道路豁然開朗了起來,偌大的十字街頭,大師匯的logo就出現(xiàn)在眼前,這是景德鎮(zhèn)新興的大師一條街步入萬和軒,頗為古樸雅致的屋內(nèi)陳設,附著很古典的背景音樂,錯落擺放著的仕女瓷藝,清新秀雅,如同跳動的音符,緩釋著主人的審美情調(diào),穿行其間,看仕女于瓷上傳神弄姿,仿若走入畫壁幻境。
萬文娜的眼神正在專注于幾個學生的練習繪畫,短發(fā),不知是她側(cè)臉的弧線,或是投入的表情讓我覺得此刻是很美的場景。
我有些不忍打擾,直到她看到我,然后相對而坐,喝茶聊天,聽著她緩緩述說著自己的從藝歷程是小鎮(zhèn)深遠的歷史文化熏陶和對藝術(shù)的鐘愛,讓這位女子一直走在陶瓷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不棄不餒如今我們看到的古代仕女大都是平面形象,真正的古代仕女生活是什么樣子,我們很難知曉,也許仕女畫不僅是一個題材,它是一種情結(jié),一種綜合反映藝術(shù)家將現(xiàn)實美提升到詩境或理想追求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因此每位藝術(shù)家眼中都有自己心中的仕女形象。
從開始,萬文娜便一直倉,l作仕女瓷畫作品,歲月流轉(zhuǎn),至今十多的積淀中,她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對畫仕女有著深深的見解和感悟萬文娜自己也是一位美麗聰慧的女子,從女人的視角去繪寫仕女,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女人畫女人,似乎平添了幾分憐愛,如臻化境,更能體會出那一笑一顰中的思緒柔情這是她自己的見解所以我以為,畫仕女的人注定有幾分婉約的氣質(zhì)。
畫者若沒有如水的溫情和若石的堅毅,筆下的女人又如何能夠如此優(yōu)雅動人,眉目傳情?你看那畫中執(zhí)扇女子,如《警幻仙子賦》中的仙子: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回廊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huán)佩之鏗鏘。
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萬文娜筆下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溫雅不俗的文房清供,與天理人情棋書畫相伴,點綴著歷代文人墨客的悠閑生活古雅的仕女瓷藝和裊裊的檀香,在鐵觀音的茶香里氤氳,盡管仿若走馬觀花一般地看遍那幽居空谷的佳人,可是就在這里,我以為走入了夢:婀娜仕女,華貴容妝,還有那些頑艷姿態(tài)下掩藏的心境與詩意
高工講師分類很多,下面是其他類別的高工講師 :